因为喜欢足球,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徐天澍完成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报告》。
因为住在轨道交通旁边,徐天澍常常受到轨道交通噪音的影响,于是他又开始思考如何滤除噪音,因此完成了《基于同一场景下不同滤波器的去噪效果比对分析——以轨道沿线为例》。
在这位中学生看来,科研源自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近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活动上,包括徐天澍在内的多位中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并和多位院士在内的大科学家进行对话。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的李仕嘉,一直想为体育添上科技的翅膀。他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铁饼运动员因为天气不好,便选择在室内训练,但受到场馆条件限制,他们很难测量铁饼投掷的准确距离。
李仕嘉便萌生一个想法:能否找到一种方法,通过投掷铁饼的情况来预测完整的距离和飞行轨迹?
于是,这位中学生开始了对体育运动轨迹的科学探索。
整个过程中,他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数据采集和处理非常烦琐,传感器经常失去联系。受制于误差对数据的影响,他设计了一种方法来提取和处理数据,但精度并不理想,还受到过质疑。
“不过我并没有就此终止研究,而是通过阅读文献和分析、与教练员和运动员交流,了解到铁饼飞行本质就是抛物线,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了自己模型的准确性。”李仕嘉说。
一定要坚持下去。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这样勉励中学生做科研。
“我学了一辈子物理,中间好几次别人提醒我,你要赶快改行,但尝试了几个领域我都没有转行。”王恩哥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故事,他说,“之所以觉得做物理好,就是因为物理往往把最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正确,不要认为什么事情都很复杂,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也罢,切忌用复杂的方法,完成一件小的任务。”
徐天澍告诉记者:“虽然我科研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但是能有大科学家的指导,希望这个在我心中播下的科学种子,能渐渐地成长、茁壮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