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信息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我国多措并举筑牢民生之基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0-10-10 我要评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的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跃上新台阶。

  即日起,人民网财经推出“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系列报道,梳理“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现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新奋斗。

  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回望“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持续稳定。2016年至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收入、就业环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更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今年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国上半年就业形势整体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

  随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多措并举筑牢“就业”这个民生之基,正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提供重要保障和持续动力。

  政策红利释放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十三五”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并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同时,加强对失业的调控力度,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人社部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每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均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均在550万人左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达到170万左右。今年1至6月,全国累计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      图1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15-2019)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201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图2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2015-2019)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201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确保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充分就业,不仅体现在就业总量稳定,新增就业岗位充足,还体现在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工资水平稳定提升。人社部数据显示,近年来,失业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行,调查失业率基本保持在5.5%以下,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城镇地区失业率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今年在疫情影响下,调查失业率总体6%左右,但从二季度开始已呈总体回落态势。

  此外,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其中,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农民工总量持续扩大,就业困难群体也都得到有效帮扶。

  近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今年,国内外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经过艰苦努力,积极推进防疫与复工复产复市复业,保就业总体上持续向好。

  “保就业的重点群体是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杨志明表示,从新增就业的结构看,重点是大学生就业,“十三五”期间,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到企业、到区外就业和自主创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职业院校扩招200万人,可将一部分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吸收到职业技术院校里,缓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不仅减轻保就业压力,也为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储备高技能人才。

  从保就业的存量看,杨志明指出,保农民工就业是“重头戏”。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防疫防控中返城复工最大劳动群体,也是城市公共卫生防疫覆盖面最薄弱的群体,但亿万农民工在保就业中的规模之大、贫困地区农民工打工收入对脱贫的作用之大、在经济恢复中稳岗贡献之大前所未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指出,虽然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但整体就业形势依然平稳,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宏观经济稳定为就业持续增加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GDP总量不断提高,GDP增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绝对增量也在大幅增加,这为“稳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政策红利是就业稳定的主要推力。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全力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政策的实施,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红利,减轻了企业负担,吸收就业的能力也得以增强。此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型业态发力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随着就业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4亿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5.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7.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7.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连续5年上升,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

  此外,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带动了就业形式多样化。近年来,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容纳的就业量在不断扩大,创业创新活跃,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

  同时,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职业带动新就业。技术革新与需求升级而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仍在不断涌现。

  日前,发改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15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就业”的前提则是“保市场主体”,而由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催生的新职业,可谓当下“保就业”的生力军。

  数据显示,2019年,以新业态形式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数达到623万,比上年增长4.2%;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

  “新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是我国近年来'稳就业'的一股强大动能。”盘和林表示,“新业态就业”成为就业新的驱动力,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下,服务型消费正在快速崛起,外卖小哥、快递员、代驾等服务型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健全体制机制 推动高质量就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稳就业至关重要,而高质量就业更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是中国经济韧性的最直观反映。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就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形成。

  同时,为力促高质量“就好业”,“十三五”期间,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地区、高校学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引导和支持,帮助更多地人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了就业市场的高效匹配。

  此外,增加劳动者收入不仅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手段。

  “十三五”时期,中央高度重视工资收入分配工作,破藩篱、促公平,工资收入分配领域系列改革稳步推进,将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作为合理调整工资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保持较快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逐步健全,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检验工作成绩的基准。

  盘和林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继续加大对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催生出更多的就业需求;同时,要加强劳动者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进一步解决劳动力错位所产生的“就业难”问题,让企业持续增添动能、让劳动者真正得到实惠。(任妍)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国庆期间三大城市楼市扫描 北京:“花式”打折促销 推盘节奏加快

    国庆期间三大城市楼市扫描 北京:“花式”打折促

  • 城镇化率44.38%:我国提前完成一亿人口落户目标

    城镇化率44.38%:我国提前完成一亿人口落户目标

  • “公平、高效、开放” 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公平、高效、开放” 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改革十年,义乌出口占比从全省1.2%到全国1.6%

    改革十年,义乌出口占比从全省1.2%到全国1.6%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