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第四季度加息 欧洲央行也要转“鹰”了?
发布时间:2022-02-09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在疫情、供应链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多个经济体都在通胀的困境中打转。不久前,美联储的表态已经显而易见,欧洲央行也释放了加息的信号,有意在2022四季度加息25个基点,并在2023年二次加息,以拯救欧洲突破5%的通胀率。
十多年来首次
当地时间6日,荷兰中央银行行长克拉斯·克诺特表示,欧洲央行将在今年四季度加息。如果实现,这将是十多年来的首次加息。作为首位回应加息问题的央行成员,克诺特还在接受荷兰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支持尽快结束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第一次加息将在今年四季度左右发生。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加息25个基点,我没有理由期望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步骤。”作为欧洲央行最“鹰派”的官员之一,克诺特补充说,在第一次加息之后,可能会在2023年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加息。
“目前我们仍然踩着油门,”克诺特说,他指的是欧洲央行的债券购买活动,自近两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央行已经积累了2.2亿欧元的资产。“我们必须尽快结束这种情况。这只是火上浇油。”
在上周的货币政策决议,欧洲央行重申了2022年放缓资产购买的承诺。今年二季度将以每个月400亿欧元的速度实施资产购买计划,三季度以每个月300亿欧元的速度买债;从10月起每个月买债200亿欧元,但没有说明结束购债日期。
虽然克诺特不能完全代表欧洲央行,但这一表态无疑让外界猜测,欧央行是否也开始转“鹰”了。
其实,不久前的1月20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欧洲央行跟风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她认为,能源价格问题和供应问题将会缓解,欧元区的通货膨胀情况也会随之在今年逐步好转。
当天,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巴勃罗·埃尔南德斯·德·科斯也发表预测,“预计2022年不会加息”。
通胀压力超预期
不过半个月,风向似乎就变了。当然这也不意外,毕竟,超预期的通胀问题给了欧洲央行不小的压力。据欧盟统计局2月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欧元区通胀率持续攀升至5.1%,高于欧洲央行目前2%的通胀目标,也是欧元创立以来最快通胀。
具体来说,1月通胀率德国为5.1%,法国为3.3%,意大利为5.3%,西班牙为6.1%,欧洲这几大主要经济体的通胀都处于高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雪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引发超预期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2021年油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欧元区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下游产业价格跟涨,从而推高通胀水平”。
截至北京时间2月4日17点,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报价每桶91.66美元,涨幅为1.54%;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2.41美元,涨幅为1.47%。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初至今,仅仅两个月,布伦特和WTI原油结算价就分别上涨了33.11%和40.93%。
另一方面是供需矛盾,她分析道:“在各国推进疫苗接种和适度放宽防控措施后,被新冠肺炎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但全球产能未能及时跟上,产业链供应链瓶颈问题由于受到奥密克戎等新变异病毒影响,在2021年也持续存在,导致供不应求现象”。
除了超预期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加息的信号选在这一节点释放还有更多的考量。
徐雪梅表示,作为影响加息的因素,通胀水平肯定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但也要考虑新冠疫情发展情况、欧元区经济增速、就业市场状况等因素。
即便通胀“高烧”难退,但一直以来对于加息问题,拉加德的回应显得颇为谨慎。她表示,欧洲央行管委会不会仓促做出决定,并且会时刻注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
“3月和6月会议对于确定我们前瞻性指引的三个标准是否得到充分满足至关重要。”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美联储刚表态准备加息,对此,徐雪梅表示,美联储加息确实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对其他中央银行政策调整产生影响,但欧洲央行的政策调整应该是主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问题。
加息后的震荡
对于加息后的影响,徐雪梅表示,欧洲央行如果加息,预计将导致欧元走强,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那些债务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会受到更大影响。
就在欧洲央行放出加息暗示后,金融市场也随之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欧元区证券收益纷纷走高,德国和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涨了约10个和22个基点。同时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大幅上涨,加息决议放出后不到两小时,就从1.1260上涨到1.1400。
此外,徐雪梅还提醒道,“通胀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担忧,在英国等中央银行加息、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的情况下,如果欧洲央行也选择加息,或使全球央行的加息潮进一步强化,带动更多国家收紧货币政策”。
十多年来首次
当地时间6日,荷兰中央银行行长克拉斯·克诺特表示,欧洲央行将在今年四季度加息。如果实现,这将是十多年来的首次加息。作为首位回应加息问题的央行成员,克诺特还在接受荷兰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支持尽快结束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第一次加息将在今年四季度左右发生。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加息25个基点,我没有理由期望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步骤。”作为欧洲央行最“鹰派”的官员之一,克诺特补充说,在第一次加息之后,可能会在2023年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加息。
“目前我们仍然踩着油门,”克诺特说,他指的是欧洲央行的债券购买活动,自近两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央行已经积累了2.2亿欧元的资产。“我们必须尽快结束这种情况。这只是火上浇油。”
在上周的货币政策决议,欧洲央行重申了2022年放缓资产购买的承诺。今年二季度将以每个月400亿欧元的速度实施资产购买计划,三季度以每个月300亿欧元的速度买债;从10月起每个月买债200亿欧元,但没有说明结束购债日期。
虽然克诺特不能完全代表欧洲央行,但这一表态无疑让外界猜测,欧央行是否也开始转“鹰”了。
其实,不久前的1月20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欧洲央行跟风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她认为,能源价格问题和供应问题将会缓解,欧元区的通货膨胀情况也会随之在今年逐步好转。
当天,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巴勃罗·埃尔南德斯·德·科斯也发表预测,“预计2022年不会加息”。
通胀压力超预期
不过半个月,风向似乎就变了。当然这也不意外,毕竟,超预期的通胀问题给了欧洲央行不小的压力。据欧盟统计局2月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欧元区通胀率持续攀升至5.1%,高于欧洲央行目前2%的通胀目标,也是欧元创立以来最快通胀。
具体来说,1月通胀率德国为5.1%,法国为3.3%,意大利为5.3%,西班牙为6.1%,欧洲这几大主要经济体的通胀都处于高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雪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引发超预期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2021年油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欧元区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下游产业价格跟涨,从而推高通胀水平”。
截至北京时间2月4日17点,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报价每桶91.66美元,涨幅为1.54%;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2.41美元,涨幅为1.47%。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初至今,仅仅两个月,布伦特和WTI原油结算价就分别上涨了33.11%和40.93%。
另一方面是供需矛盾,她分析道:“在各国推进疫苗接种和适度放宽防控措施后,被新冠肺炎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但全球产能未能及时跟上,产业链供应链瓶颈问题由于受到奥密克戎等新变异病毒影响,在2021年也持续存在,导致供不应求现象”。
除了超预期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加息的信号选在这一节点释放还有更多的考量。
徐雪梅表示,作为影响加息的因素,通胀水平肯定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但也要考虑新冠疫情发展情况、欧元区经济增速、就业市场状况等因素。
即便通胀“高烧”难退,但一直以来对于加息问题,拉加德的回应显得颇为谨慎。她表示,欧洲央行管委会不会仓促做出决定,并且会时刻注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
“3月和6月会议对于确定我们前瞻性指引的三个标准是否得到充分满足至关重要。”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美联储刚表态准备加息,对此,徐雪梅表示,美联储加息确实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对其他中央银行政策调整产生影响,但欧洲央行的政策调整应该是主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问题。
加息后的震荡
对于加息后的影响,徐雪梅表示,欧洲央行如果加息,预计将导致欧元走强,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那些债务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会受到更大影响。
就在欧洲央行放出加息暗示后,金融市场也随之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欧元区证券收益纷纷走高,德国和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涨了约10个和22个基点。同时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大幅上涨,加息决议放出后不到两小时,就从1.1260上涨到1.1400。
此外,徐雪梅还提醒道,“通胀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担忧,在英国等中央银行加息、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的情况下,如果欧洲央行也选择加息,或使全球央行的加息潮进一步强化,带动更多国家收紧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