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 跑好“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08-25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何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何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辛鸣。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要“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要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的期盼。”辛鸣说,“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在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全面小康’内涵,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如何理解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辛鸣介绍,“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从覆盖领域上看,全面小康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人民群众既要吃饱穿暖,也追求新鲜空气、健康食物和生活体验,如果只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那么社会发展只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辛鸣说。全面小康,要“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从覆盖人群上看,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辛鸣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面小康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而是要瞄准广大群众的迫切期盼,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实在在改善。“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从覆盖区域上看,全面小康是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弥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居民收入、社会治理能力上的不平衡,实现区域间和城乡间协调发展,美美与共。”辛鸣说,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正是着眼于全面小康要全国一盘棋。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各地“齐步走”,要用辩证、发展眼光看待
有人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是说每个地区发展水平都要一样?
“正确理解全面小康,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辛鸣解释,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让各个地区达到“同一水平小康”,让14亿人达到同样的收入水平,既不现实更不可能。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辛鸣说,我们要科学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翻一番”也是对全国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正确理解全面小康,也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辛鸣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并不是说可以“歇歇脚”“喘口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国现代化站上了新起点,我们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在现有基础上,要继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各地区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前发展水平,咬定目标、真抓实干。”辛鸣说。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而言,要心无旁骛,尽锐出战,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好些的地区,在完成剩余脱贫任务的基础上,要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巩固脱贫成果。
“东部一些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要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发挥好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在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上紧密合作,继续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辛鸣说。
“总而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区需要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切勿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目标,吊高胃口。”辛鸣说。各地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保持清醒,谨防好高骛远的心理;更要绷紧弦,时刻保有忧患意识,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小康不能只看数字,更要看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何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辛鸣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数字达标”,更不是“速度游戏”,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些指标是必须完成的。”辛鸣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目前正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确保剩余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指标是相对指标,比如水、空气等生态环境指标,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指标。”辛鸣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指标持续向好,并在将来还要持续改善。”
辛鸣解释,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
历史地看,获得感来自同过去生活的比对。辛鸣说,各地应多措并举保持居民增收势头,不断提升各项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指数自然会节节攀升。
现实地看,获得感来自生活全方位的改善。辛鸣说,有稳定的工作、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医疗水平、更优美的环境、更和谐的社区,全面小康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
“因此,各地要梳理短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解决民生难题;健全社保兜底机制,织密社会保障网等等。”辛鸣说。
“总之,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辛鸣说。
《人民日报》(2020年08月21日12版)(王浩)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要“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要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的期盼。”辛鸣说,“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在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全面小康’内涵,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如何理解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辛鸣介绍,“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从覆盖领域上看,全面小康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人民群众既要吃饱穿暖,也追求新鲜空气、健康食物和生活体验,如果只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那么社会发展只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辛鸣说。全面小康,要“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从覆盖人群上看,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辛鸣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面小康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而是要瞄准广大群众的迫切期盼,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实在在改善。“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从覆盖区域上看,全面小康是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弥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居民收入、社会治理能力上的不平衡,实现区域间和城乡间协调发展,美美与共。”辛鸣说,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正是着眼于全面小康要全国一盘棋。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各地“齐步走”,要用辩证、发展眼光看待
有人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是说每个地区发展水平都要一样?
“正确理解全面小康,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辛鸣解释,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让各个地区达到“同一水平小康”,让14亿人达到同样的收入水平,既不现实更不可能。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辛鸣说,我们要科学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翻一番”也是对全国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正确理解全面小康,也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辛鸣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并不是说可以“歇歇脚”“喘口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国现代化站上了新起点,我们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在现有基础上,要继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各地区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前发展水平,咬定目标、真抓实干。”辛鸣说。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而言,要心无旁骛,尽锐出战,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好些的地区,在完成剩余脱贫任务的基础上,要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巩固脱贫成果。
“东部一些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要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发挥好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在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上紧密合作,继续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辛鸣说。
“总而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区需要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切勿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目标,吊高胃口。”辛鸣说。各地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保持清醒,谨防好高骛远的心理;更要绷紧弦,时刻保有忧患意识,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小康不能只看数字,更要看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何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辛鸣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数字达标”,更不是“速度游戏”,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些指标是必须完成的。”辛鸣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目前正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确保剩余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指标是相对指标,比如水、空气等生态环境指标,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指标。”辛鸣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指标持续向好,并在将来还要持续改善。”
辛鸣解释,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
历史地看,获得感来自同过去生活的比对。辛鸣说,各地应多措并举保持居民增收势头,不断提升各项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指数自然会节节攀升。
现实地看,获得感来自生活全方位的改善。辛鸣说,有稳定的工作、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医疗水平、更优美的环境、更和谐的社区,全面小康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
“因此,各地要梳理短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解决民生难题;健全社保兜底机制,织密社会保障网等等。”辛鸣说。
“总之,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辛鸣说。
《人民日报》(2020年08月21日12版)(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