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怎么找商家套京东白条,套白条的店铺推荐
发布时间:2021-08-01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继7月7日小鹏汽车(NYSE:XPEV)回港交所二次上市后,7月26日,理想汽车(NASDAQ:LI)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寻求作为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发行人申请双重主要上市。如无意外,理想汽车大约于一个月之后可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与此同时,早在2021年3月份,蔚来汽车(NYSE:NIO)已经进行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请。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有句名言:“200亿是造车的门槛。”但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完成造车后的市场竞争才是真正烧钱的开始。持续的产品研发、从零开始的渠道建设,高举“用户企业”大旗的运营服务等等,都需要比“造车”更为庞大的资金投入。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为新造车势力的市场竞争定下了一个高达300亿的资金门槛。也就是说,500亿才是一个新造车势力得以存活的入门标准,如果想要活得更好,对资金的需求则更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
兴业证券高级分析师余小丽对出行一客表示,采用“双重主要上市“,也可以看出小鹏和理想对国内资金的重视,因为双重上市身份未来可以进入港股通,国内资金就可以通过港股通形式投资这些新造车势力,有利于新造车势力未来的进一步融资需求。
挂牌上市,则是拓宽融资渠道最好的方法。无止境的资金需求下,美股是新造车势力上市的起点,但港股绝不会是终点。
近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表示:一些企业愿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愿意回归,有来有去是一种正常现象,总体都持支持态度。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内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论在哪个市场上市,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都要树立公众公司的意识,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定调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
不过相较于轰轰烈烈的赴美上市,“蔚小理”的回国之路既充满坎坷,也失去了明星光环。如小鹏汽车自挂牌起就持续下跌,虽然有一波回涨,但截至发稿时,小鹏汽车股价为149.2港元,依旧是跌破发行价(165港元)的状态。
“港股相对宽松,融资上市在港股注册制大背景下问题不大,但是市场对三家车企的估值都有点偏高,未来能否持续高溢价发行,这一点并不能确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为什么是香港?
为拓宽融资渠道,蔚来、小鹏、理想纷纷回国二次上市,并不是一个意外的选择,但不约而同地扎堆于港交所,则耐人寻味。
事实上,“蔚小理”选择港股并非巧合,而是有着不可抗拒的资本逻辑。由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美股上市还不满两年,不满足港股二次上市对其他交易所上市满两年的要求,所以只能选择“双重主要市场”的方式赴港上市募资。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的共同监管。
但双重上市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即符合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接入条件,今后A股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买入这两只的股票,投资者来源扩宽。
盘和林对出行一客表示,三大企业回归港股,是因为港股市场属性和美股类似,其制度性障碍,比如财报报送格式等都比较类似,计价方式也类似,且港股投资人和美股投资人存在一定的重叠。
盘和林认为,从宏观面看,当前美股对中概股的信息诉求在提升,未来可能限制中概股在美股的融资,此时在港股融资,保留一个融资渠道对于三大新造车势力这样尚未实现盈利、需要继续往里面投钱烧钱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融资渠道不畅对于新造车势力来说会导致企业流动性危机。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中国企业赴美IPO前须披露更多风险,包括充分解释自己的法律结构、政府干预其业务的风险等,否则将不被允许在美国融资。稍早前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停止处理中国企业在美IPO。
对中概股回港上市的趋势,广发证券分析,一方面,股权结构复杂、外资股东占比较高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若存在VIE架构(“协议控制”,主要用于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中概股采用“双重上市/第二上市”回归A股也面临一定限制。当前,电动化和智能化是资本市场的风口,三大企业相继回港上市部分因素也是要抓住这波风口机遇。
当前,小鹏率先成功赴港上市,理想也完成港交所上市聆讯,早在今年3月份,蔚来已经进行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请,但因为涉及用户信托持股问题而耽搁。
有报道称用户信托构成蔚来港交所上市的实际障碍,未来能否通过协调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观察。港股相对宽松,融资上市在港股注册制大背景下问题不大,但是市场对三家车企的估值都有点偏高,未来能否持续高溢价发行,这一点并不能确定。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对出行一客表示,用户信托持股是蔚来创始人李斌在美股上市时做出的承诺,意在和用户一起成长。但目前盈利情况差导致蔚来在短时间内无法分红、新用户相比老用户在信托权利方面存在劣势等问题浮现,拖延了蔚来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时间。
不过,蔚来正在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近日蔚来增设女性独董,使得蔚来更符合港股上市标准,常春林相信,蔚来成功实现港股二次上市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余小丽也表示,港股对董事会成员要求至少有三个独立董事,占比不低于1/3,美股没有数量上的要求,但是要求独立董事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另外海外投资人也更加在意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与企业管理)发展,董事会需有最少一名另一性别成员,目前还未在港股开始执行,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筹钱赶不上花钱
过去的一年,新造车势力无疑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焦点。不仅是以蔚来、小鹏、理想为首的新造车势力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更是因为资本市场,重新将新造车势力放在了投资的第一序列上。
其中新造车势力“一哥”蔚来一度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车企,截至发稿时,蔚来汽车市值4730亿元,仅次于业务远不止汽车的比亚迪(7573.73亿元)和长城汽车(5587.07亿元),是国内传统汽车品牌“老大哥”上汽集团(2142.75亿元)的两倍有余。
资本市场和汽车市场的双重风光下,很多人都以为新造车势力已彻底摆脱了资金困局。但事实上,新造车势力的苦,只有自己知道,翻过一座山后,面前是更高的山峰,造车对资金的需求,远远超乎最初的预判。
“从0到1的起步,新造车企业预计需要200亿元,但要从1跨越到100,甚至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第二步肯定超过300亿,这是一个基础。”这是何小鹏最近对造车资金所下的判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哪怕市场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新造车势力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截至目前,蔚来、理想、小鹏三家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当前仍处于亏损阶段。很显然,三大企业虽然在“能否量产”阶段脱颖而出,但后续技术研发、基建建设以及抢占市场的资金需求,仍像一个巨大的无底洞,透支着“蔚小理”的资金池。
其中研发是大头。根据蔚来、小鹏、理想披露的2020年财报,其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分别占全年营收的15%、29.52%和11.62%。
小鹏汽车招股书显示,小鹏在港股预计最高募资总额约为150亿港元(约为124亿元人民币)。其中,小鹏汽车将把所得款项中约45%(约67.5亿港元)的资金投入到丰富产品组合与开发新技术。
出行一客了解到,小鹏汽车目前有61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占40%。尽管如此,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2021年研发投入将会大比例增加,着重在智能化方面包括自动驾驶的软件、数据、算法、国际化、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和跟自动驾驶相关的软件驱动的硬件的变革,到今年年底研发人员数量将会翻一倍。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表示:“去年,我们在整个研发上的投入大约在17亿元人民币左右,今年的投入会翻倍。”
理想汽车最新的聆讯资料也表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理想汽车研发费用分别为7.937亿元、12亿元、11亿元和5.145亿元。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 14.4%。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李铁表示,预计在未来3年,研发费用将达到每年6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一半的费用都将用于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工作。蔚来汽车也有着类似规划,2021年,其研发投入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5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与巨大研发支出相呼应的是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业绩报表。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蔚来净亏损分别为96.39亿元、114.13亿元和53.04亿元,三年净亏损总和达263.56亿元;理想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24.38亿元、1.52亿元,累计亏损41.22亿元;小鹏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累计亏损达78.23亿元。
庆幸的是,就目前而言,三大新造车势力的资金状况非常良好。截至2021年4月底,小鹏汽车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约为294亿元,加上此次港股上市可募得的约150亿港元,因此小鹏拥有资金近450亿元。而根据赴港最新的聆讯资料显示,理想汽车拥有的资金量达到了100亿元。蔚来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拥有的资金则达到了289亿元。
智能电动汽车即将从“春秋”进入到“战国”,何小鹏认为,这需要多储备粮草、多做好组织的建设、多研发。
下一步是回归A股吗
回港股是“蔚小理”继赴美上市后,为拓宽融资渠道的又一选择。但对于新造车势力而言,目前回港股是唯一的选择,却未必是最佳的选择。
回港股更多的是迫不得已。“我们希望小鹏汽车的投资者也是小鹏汽车的用户,所以回香港上市的目的之一便是和A股打通。不过从现在来看,在A股上市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我们肯定会密切关注A股,因为A股对我们来说就像母市场,回归A股肯定是有所考虑的。”顾宏地曾公开表示。
为何目前在港股而非A股上市?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三家新造车势力公司在美股上市后选择继续回港股上市,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对中概股的监管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企业的数据公布这方面,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三家车企回国内上市的相关财务指标条件不成熟,而在香港上市能够实现全球的资产配置,以后可以等到条件成熟了,再通过私有化手段从美股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