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槐南镇:抱团发展特色农牧业强村富民
发布时间:2020-07-29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中新网福建三明7月28日电 (魏兴谷 叶秋云)“过去,我每天围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打转。现在,土地流转起来,我可以放开手脚种植了。”近日,艳阳高照,福建三明永安市槐南镇洋尾村村民罗上生正在甘蔗地里忙个不停。
2018年4月,槐南镇探索实践农村区域化党建模式,成立了西华片区党委,完善西华片区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片区党委成立后,我们立刻对辖区农田进行整治。”西华片区党委书记罗联塍说。
槐南镇有着肥沃的土地资源,甘蔗、莲子、百香果、油茶等农产品种类繁多,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农户们也是自成体系,不成气候。
随即,槐南镇成立合作社,统一规划,盘活田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四个千亩示范园,即千亩花(荷花、菊花)、千亩果(百香果、特色瓜果)、千亩蔗、千亩油茶,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017年,槐南安贞雪蔗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推广安贞雪蔗,2018年起,槐南镇连续举办两届安贞雪蔗丰收节;镇上还成立了西华农贸市场,积极帮助蔗农牵线搭桥。罗上生趁势将自家甘蔗田由原来2亩扩大到10亩,做大甘蔗种植规模。
不只是盘活土地,该合作社还积极帮助当地贫困户。罗联塍介绍,每个合作社定向帮扶30名贫困户,每年给予不低于600元分红。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安排他们从事除草、喷药、收割等农事,每年能有2000元收入。
西华片区党委不仅帮忙解决土地问题,还引进农技专家提供技术服务。罗上生表示,种了20年甘蔗,全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种出来的甘蔗品质参差不齐,常常出现甘蔗茎外皮开裂现象,影响销路。
槐南镇政府为此请来福建省农科院、三明市农业局等部门的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种植技术。“专家教我们如何选种、如何施肥,细化我们的耕作。”罗上生说,经过优选后的甘蔗更脆、更甜,卖相也更好,亩产也比过去增加了20%以上。
不仅如此,槐南镇还层层筛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粮食产能区、示范区,实行统一免费供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使用配方施肥。
近年来,槐南镇立足当地文化,持续推广特色文化节,西华全牛宴便是其中之一。
“我就是看中槐南农产品种类丰富,玉米、甘蔗、水稻产量颇丰,这给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罗志旭家住槐南镇槐南村,从小跟着父亲放牛,对养牛情有独钟,长大后就读畜牧兽医专业,一直从事畜牧养殖相关工作。常年在外闯荡,罗志旭积攒了不少经验和资源。
牛犊出生后的4至5个月因为抗病能力较弱,加上农户们缺乏相关的养殖技术,容易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成活率不高。罗志旭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加上多年从业经验,他摸索出了一套牛犊养殖路子。“每天什么时间喂食?饮食如何搭配?奶温、奶量控制多少?这些都是有讲究的。”罗志旭笑着说。
去年,看到槐南乡村振兴成效初显,牛系列饮食文化日趋成熟,罗志旭决定返乡创业,建设犊牛基地,发展集约化犊牛养殖,这在福建省还没有人尝试过。
槐南镇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由于牧场必须远离村庄,罗志旭将地址选在高山上,供电成了牧场首要解决的问题。槐南镇政府积极与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沟通,免费给牧场铺设电缆,帮他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如今,罗志旭的牧场即将投产,每年最多能出栏近4000头牛犊,他对自己的事业也充满了信心。(完)
2018年4月,槐南镇探索实践农村区域化党建模式,成立了西华片区党委,完善西华片区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片区党委成立后,我们立刻对辖区农田进行整治。”西华片区党委书记罗联塍说。
槐南镇有着肥沃的土地资源,甘蔗、莲子、百香果、油茶等农产品种类繁多,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农户们也是自成体系,不成气候。
随即,槐南镇成立合作社,统一规划,盘活田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四个千亩示范园,即千亩花(荷花、菊花)、千亩果(百香果、特色瓜果)、千亩蔗、千亩油茶,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017年,槐南安贞雪蔗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推广安贞雪蔗,2018年起,槐南镇连续举办两届安贞雪蔗丰收节;镇上还成立了西华农贸市场,积极帮助蔗农牵线搭桥。罗上生趁势将自家甘蔗田由原来2亩扩大到10亩,做大甘蔗种植规模。
不只是盘活土地,该合作社还积极帮助当地贫困户。罗联塍介绍,每个合作社定向帮扶30名贫困户,每年给予不低于600元分红。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安排他们从事除草、喷药、收割等农事,每年能有2000元收入。
西华片区党委不仅帮忙解决土地问题,还引进农技专家提供技术服务。罗上生表示,种了20年甘蔗,全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种出来的甘蔗品质参差不齐,常常出现甘蔗茎外皮开裂现象,影响销路。
槐南镇政府为此请来福建省农科院、三明市农业局等部门的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种植技术。“专家教我们如何选种、如何施肥,细化我们的耕作。”罗上生说,经过优选后的甘蔗更脆、更甜,卖相也更好,亩产也比过去增加了20%以上。
不仅如此,槐南镇还层层筛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粮食产能区、示范区,实行统一免费供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使用配方施肥。
近年来,槐南镇立足当地文化,持续推广特色文化节,西华全牛宴便是其中之一。
“我就是看中槐南农产品种类丰富,玉米、甘蔗、水稻产量颇丰,这给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罗志旭家住槐南镇槐南村,从小跟着父亲放牛,对养牛情有独钟,长大后就读畜牧兽医专业,一直从事畜牧养殖相关工作。常年在外闯荡,罗志旭积攒了不少经验和资源。
牛犊出生后的4至5个月因为抗病能力较弱,加上农户们缺乏相关的养殖技术,容易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成活率不高。罗志旭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加上多年从业经验,他摸索出了一套牛犊养殖路子。“每天什么时间喂食?饮食如何搭配?奶温、奶量控制多少?这些都是有讲究的。”罗志旭笑着说。
去年,看到槐南乡村振兴成效初显,牛系列饮食文化日趋成熟,罗志旭决定返乡创业,建设犊牛基地,发展集约化犊牛养殖,这在福建省还没有人尝试过。
槐南镇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由于牧场必须远离村庄,罗志旭将地址选在高山上,供电成了牧场首要解决的问题。槐南镇政府积极与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沟通,免费给牧场铺设电缆,帮他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如今,罗志旭的牧场即将投产,每年最多能出栏近4000头牛犊,他对自己的事业也充满了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