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智信息 > 正文

精准服务赋能小微企业

发布时间:2022-03-22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客服

  
      秤砣虽小压千斤。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它们支撑着就业、连接着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受到高度关注。普惠小微贷款能否持续增长?小微企业是否会遭遇银行抽贷、断贷?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金融服务要突出问题导向,瞄准、契合小微企业的期待。从融资角度看,一方面要稳定存量,进而稳住企业的预期和信心;另一方面则要优化增量,加大对困难行业、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以小微企业稳定促进产业发展平稳。

  推动普惠贷款明显增长

  “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做出明确安排。根据部署,对于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的行业,如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记者从金融监管部门获悉,政策层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暂时困难,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将保持较高增速,继续增量、扩面、降价。

  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首贷户,即此前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首贷”是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起点,民营和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后,后续再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且贷款利率有望下行,贷款速度也将加快。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接下来,首贷户将是金融服务的发力重点。但首贷户也是金融服务的难点,原因是它们往往缺乏征信记录,银行无法判断其信用水平、信用风险。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建议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整合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部门及网络平台信息,抓紧搭建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董希淼说,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地区性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选择合适方式对接全国性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征信机构的作用,探索推出民营和小微企业征信报告。

  “此外,商业银行也需继续改进产品服务,主动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董希淼建议,加大银行内部的数据整合应用,对接支付类数据、政务类数据、商务类数据等“替代性数据”;升级信贷管理系统,搭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专门授信模型,开发手机应用程序,让首贷的流程更简化、放款更快捷、还款更灵活。

  “无缝续贷”雪中送炭

  除了首贷,那些已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尤其是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还普遍关心一个问题——贷款到期后,可否“无缝续贷”?若可行,这不仅能极大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还有助于稳定企业经营、稳定预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特殊困难行业不仅需要财政支持,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的,金融业也要给予“无缝续贷”。

  何为“无缝续贷”?以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例。按照审批流程,企业需要在贷款到期日还本付息后,再向银行申请新的贷款,从上笔贷款还清到下笔贷款到账,中间需要一定时间。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可能无法及时接续资金;第二,由于市场不等人,企业一旦在“资金空档期”急需购置设备、材料,就只能寻找民间“过桥资金”,抬高财务负担和经营成本。

  反观“无缝续贷”模式,在贷款到期前,企业就可以向银行提出“续贷”申请,以新发放的贷款来结清原贷款,实现融资“无缝衔接”且无附加转贷费用。

  记者获悉,浙江省将先行先试,推进“连续贷+灵活贷”两项机制建设,着力破解企业融资的稳定性、匹配度问题。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局大力引导辖内银行业推进无还本续贷、年审制等还款方式创新,科学匹配企业生产周期,解决短贷长用、频繁转贷等难点痛点。截至2021年12月末,浙江辖内无还本续贷余额已达6610亿元。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行已建立、完善了小微客户到期续贷服务体系,实现了“全自动续贷、全自助审批、半人工干预”三类简化服务模式,同时,推广可随借随还、自助提还款的“循环贷”“随易贷”,以及延长贷款期限的“五年贷”“十年贷”等产品,希望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减少“过桥”成本。

  帮助企业增强内生动能

  如果精准金融服务是“外力”,其最终目的并非只是“给钱”,而是要帮助小微企业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培育企业的内生动能。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下一步的重点应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当务之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作部署,将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增加数量。

  小微企业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服务应扮演重要角色。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将服务的着眼点放在“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上,并尝试推出“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是最早一批的探路者。该行已于2019年正式启动“万家小微成长计划”。“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为近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滴灌式’精准服务,到2022年实现‘三个一批’发展目标。”工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田哲说,即扶持一批小微企业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小微企业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小微企业壮大成长为中型企业。为此,工行已自主研发“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平台并向全球企业免费开放,支持小微企业寻找海外商机、接入全球产业链。目前该平台已吸引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行业的近2万家企业入驻。

  增强小微企业的内生动能,还要弥补股权融资短板。2015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旨在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截至目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总数已达20只,累计规模近600亿元,坚持“投早、投小、投创新”。从已完成投资的项目看,覆盖工业、农业、科技等各行业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达80%以上。(郭子源)
大家都在评